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事件 天气事件

汶川天气预报天气_汶川天气预报一周

tamoadmin 2024-09-05 人已围观

简介1.四姑娘山天气预报下雨还可以去吗2.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汶川的地震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测到然后撤离居民呢3.为什么7.8汶川地震气象局没有通报,刻意隐瞒?还是更本就没预测到?4.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的片头变迁5.为什么天气预报不准呢清朝没有网络,所以查不到天气资料记录。2016年四川汶川:3月15日(今天)白天:多云,夜间:多云,6~14℃,无持续风向 微风。3月16日(周三)白天:小雨,夜间:小雨,7~

1.四姑娘山天气预报下雨还可以去吗

2.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汶川的地震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测到然后撤离居民呢

3.为什么7.8汶川地震气象局没有通报,刻意隐瞒?还是更本就没预测到?

4.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的片头变迁

5.为什么天气预报不准呢

汶川天气预报天气_汶川天气预报一周

清朝没有网络,所以查不到天气资料记录。

2016年四川汶川:

3月15日(今天)白天:多云,夜间:多云,6~14℃,无持续风向 微风。

3月16日(周三)白天:小雨,夜间:小雨,7~17℃,无持续风向 微风。

四姑娘山天气预报下雨还可以去吗

谣言:

今天西安的云比较特别,非常美丽,但形状像放射性条纹图案,查了资料说是地震云。有网友说这预示着四川的地震。

辟谣:

天上的云和地震没有关系

“地震云”的说法,一直在网上流传甚广,到底存不存在“地震云”?

请大家查阅百度百科,“地震云,是一种被误传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云,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也不被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所认可,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流传。中外科学界、地震局和气象局等机构曾多次对此进行辟谣,强调目前没有有效证据表明云可以用于预测地震。

气象专业人士认为:从气象现测的专业角度分析,网上给出的各种地震云照片,可以将其归类为以下典型的云状,即透光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和卷积云以及残留的飞机尾迹。这些所谓的地震云根本和地震没有关系。?

网上关于地震云生成机理的描述,例如地热转变为云,地磁场变化生成及粒子发光等说法从天气动力学、云雾物理学、演体力学、热力学等相关科学角度分析,均不能成立。地球物理学家也从未观测到“地震云”出现时磁热光的变化,因此,关于地震云产生机理的分析也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

天空中的云彩千变万化,展现了大自然的杰作。气象部门在长期气象观测中记载了很多美丽奇特的云状。每一种云的形成、变化和某种天气的演变大多有稳定的对应关系。但是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气象学博士李汀认为“地震云是个伪科学概念”。 所有被指为地震云的云,在云的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多集中于高积云或层积云,因为它们比较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等“看起来怪异”的样子。所谓“地震云”就是气象观测中的一般云。

所谓“地震云专家”,他们用地震云预报的地震,发震区域往往是几百到几千公里,貌似“准确”。我们知道,这其实是个误区。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大大小小地震500多万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而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上千次,差不多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两三次。也就是说,任何人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都不输,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预测发生地震的时间尺度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因此很容易做到预报地震的“次次命中”。

揭穿这些地震预测术的方法非常必要。我们要认识到所谓的“地震云”是不存在的,那些拍摄到的“美丽云彩”与地震毫无关联。“地震云”就是伪科学谣言。

辟谣专家:陈会忠 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研究员

复核专家:沈萍 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 研究员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汶川的地震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测到然后撤离居民呢

四姑娘山天气预报下雨可以去。

四姑娘山下雨不会影响游玩。如果四姑娘山有小雨,影响不大,在高海拔地区通常不会下雨太久。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四姑娘山海拔高,早晚温差大,所以要做好保暖工作。准备好花露水,以防蚊虫叮咬,穿长袖保暖的衣服。

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距成都220公里。四姑娘山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2°42′30″-102°58′40″,北纬30°54′16″-31°16′21″之间。

为什么7.8汶川地震气象局没有通报,刻意隐瞒?还是更本就没预测到?

目前的技术,能做到以下

1.地震发生后,在破坏性的地震波到来前,提前30秒知道,发出警报

显然,就算每个居民身上都有报警设备,30秒也只能跑下3层楼,没啥意义

关键是,如果报警发生在半夜,30秒还不够你明白发生什么事

更关键的是,哪怕每个人白送一个报警器(其实就是个呼机)谁能做到年年月月天天,不离身?

2.预测某一地区地震一般是这样:XX地区,在未来50年内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高于50%

这个预测对你有用吗?你未来50年都住帐篷?还是说XX地区从此开始搬家,一个人都不留

这种预测,只能是国家用,要求XX地区从今后,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提高到7级以上,相关部门做演习和预案

北京地区的预测是,未来50年内,不大可能发生超过6级以上地震,超过5级以上的可能性也低于20%,所以,北京地区建筑物指定标准的抗震等级一般是7级

至于精确预测未来1周这样的,目前人类历史上只有1次,中国,邢台,16,还是很多机缘巧合的结果

汶川地区,就是地震高发地区,抗震等级应该是8级才行,不过,嘿嘿,政策指定是一回事,实际施工的时候,那个老板都会耍手段的,更不要说大批的1980-1990年代的,几乎没有图纸,没有施工监理的工程(那个年代,有楼住就不错了)

天气预报都只有80%准确,更不要说地震了。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的片头变迁

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只有少量的地震因为大震前预震频繁,才能被人重视。

地震很难预测.一般只能预测到哪里在今后会发生地震,地震的具体时间无法预测.

第一:地震不可能预测,其震源都在地下最浅几十公里深的几百,请问,现在人类的科技和地震研究设备能否深入地底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地方?

第二:致使地震发生的因素非常复杂,比台风、云雨的形成复杂太多了,况且震源深,根本不可能预测,连天气预报都有预测不准的时候,更何况是地震.

为什么天气预报不准呢

最早的《天气预报》片头背景是中央气象台的大楼。

之所以选择这个建筑物,最直接的考虑就是直观,告诉大家天气预报就是从这里“出来”的;而且当时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模式都相对比较落后,也没有“设计理念”这样的概念,所以研发出来的三维动画科技,刚开始也是在当年还算宏伟的这座九层大楼上小试牛刀。

1988年开始有了气象卫星(FY-1极轨气象卫星),于是卫星围绕地球旋转的动画取代了中央气象台大楼。

后分别在1993年3月1日、1994年1月1日、1995年7月1日、1999年7月5日更换片头。

2001年11月5日,天气预报更换为根据季节变换的片头。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因悼念汶川地震死难者,天气预报片头临时更换为黑白色调“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片头。至5月22日恢复正常片头。

2009年9月28日,因CCTV-1频道开播,天气预报更换片头至现在。

古时候,天气预报是一种神话,而在现代社会,天气预报是有局限的科学,是人类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天气预报为什么有的时候不准,专家和主持人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宋英杰和杨丹以清新而知性的笔触展现了他们的天气预报情结,展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确切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不准;公平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很准。 天气预报不准,需要找理由吗 不需要;天气预报不准,能够找到理由吗?能。说明理由,并不是为了搪塞错误。 我也曾经被自己所发布的天气预报欺骗得淋漓尽致,暗自神伤,无处申诉。 在我们所征集的观众意见反馈中,观众对天气预报的不满意,绝大部分集中在“天气预报有时候不准确”上。可以理解,无论语言多优美,画面多精致,话题多有吸引力,主持人多有亲和力,错误的预报总是让人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 我经常在马路上商场里听别人兴致勃勃地争论天气,看到不少老年人把记录天气预报当作一个业余爱好,在那一刻我的感动和惭愧在心里水融着。 在生活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很多人说话,天气预报倒是特别想说真话,可就是说不准。的确,因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能够第二天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天气,于是拿天气预报开玩笑,大家特别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有人已经把刘禹锡的“道是无晴却有晴”,用来讽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这是我所听到的最具书卷气的嘲笑了。 责怪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是个世界性的现象。我曾经在国外同行那里看到过面对公众嘲讽气象人员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小册子。 应该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的,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准确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属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现在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24小时定性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的预报准确率又提高了4.3%,未来一周的预报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现代天气预报已经不再是仰望天空、应用谚语,或者靠24节气来推算、靠观察蚯蚓、青蛙的活动来判断的古老行当了 世界气象电视节的吉祥物就是青蛙,以纪念青蛙为天气预报曾经做出过历史性贡献 。 气象卫星出现以后,台风就再也没有逃脱人类的眼睛;天气雷达问世以后,几百公里范围内的突发性强降雨也已经不再是预报上的顽症了。对于那些长途跋涉的冷空气的行踪,人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天气预报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它应该走下神坛。是人类憧憬未来的好奇心,人类不甘于“天有不测风云”的精神气质造就了天气预报,预报准确了,不必大惊小怪;预报错误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关键是我们如何理性地看待天气预报,如何理性地分析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那还是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寻找7个理由吧。